馬可波羅游記-譯者序
馬可波羅游記-譯者序
公元一二九五年的一個黃昏,有三個風塵仆仆的男人從一艘并不很大的帶槳帆船上走了下來,在威尼斯的石鋪碼頭登岸。他們剛度過許多日子的海上生活,兩腿還不怎么適應堅硬的地面,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他們從神態到口音都帶著一種說不出來的韃靼味。他們腳蹬高至膝蓋的臟皮靴,身穿綢面皮袍,另有緞帶緊系腰間。綢面的質地很考究,但已露出一些碗大的裂口,從里面漏出了粗裘毛襯料。這些破爛不堪的大袍是蒙古式的,下擺只長及膝,前胸用一排圓形銅紐扣扣住。
這就是馬可·波羅和他的父親尼可羅、叔叔馬飛阿在闊別故鄉二十五年后,重新踏上威尼斯的土地的情景。經過二十五年的變遷,威尼斯的面貌已變了許多,所以這三位游客很難尋覓他們的舊宅。當他們重敲自己故宅之門的時候,威尼斯的狗吠個不停……
馬可·波羅的東方行
馬可·波羅一二五四年出生于威尼斯,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便故去了。那時候他的未謀過面的經商的父親和叔叔正在進行他們光榮的第一次東方之行。當他們父子相逢的時候,小馬可已經十五歲了。我們無從知道他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但這次的父子相聚,卻改變了這個少年的一生。
經歷了團聚的喜悅之后,波羅一家在威尼斯度過了兩年的時光。這期間,尼可羅無時不在關注新的羅馬教皇的選舉。這是因為,在他和馬飛阿第一次的東方之行中,遠方的忽必烈汗交給他們一項使命,就是遞交忽必烈致教皇的書信,并要求教皇選派一百名懂技術、有修養的教士到東方傳教。不幸的是,當時的教皇克萊門特四世剛剛逝世,而他的繼承者還沒有選出。
漫長而無期的等待,東方巨大的商業利潤終于驅使尼可羅兄弟無法坐等時機的喪失,這一次,他們決定帶上小馬可一起前往富庶的東方去晉謁神圣的大汗忽必烈。
這一走便是二十五年,關于這些年的經歷,馬可·波羅已在他的游記里交代得很清楚了,我們便不再浪費篇張。最終藉著一個難得的機緣,他們得以告別大汗,重返家園。
波羅他們久已被視為不在人世,他們的疏遠的親屬已住進他們的家宅。此時,這三個衣著破舊,形跡可疑的人被拒絕進入他們自己的家。經過無數的盤問,他們終于利用門閂開啟的一剎那,挾著自己的包袱,闖進屋內。主人萬般無奈,急忙召集威尼斯各處的親戚來家,辨明究竟。波羅等經過長時間的辯論后,才說服他們的親戚,他們并沒有死去,也不是欺騙者。消息傳出后,在當地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兩天之后,這三位歸客在家中盛宴款待他們的親友。三人穿著紅色的緞袍,但在入席之前,又換上深紅色的花緞袍子,而最初穿的衣服卻剪成小片,分給仆人。餐事過半,三人一同離座,各換一件深紅色的天鵝絨長袍返回,將花緞長袍撕開分送給席中的貴賓。餐畢,天鵝絨的長袍又被換成日常的衣服。而三人嚴格地按照蒙古人的風俗,將絨袍同樣地贈給來賓。
這些舉動令來賓們十分詫異,但更令人震驚的還在后面。筵席一撤,三人便命所有的仆人都退下,然后拿出他們回來時所穿的粗劣破舊的衣服。當他們用刀子將衣縫和衣褶劃開以后,大量的紅寶石、紅玉、藍寶石、金剛石、翡翠、珍珠和其它價值連城的寶物,紛紛落下,堆滿了桌子。眾賓客看到這些光耀奪目的寶物時,都目瞪口呆。
這次宴會后,波羅一家便成了威尼斯人議論的話題,大家視波羅等人為富豪,給他們的住宅取名為“百萬宅”,又稱馬可·波羅為“百萬君”。而他們口中所說的關于東方的奇聞,更是引人入迷,自不待言。
游記草成的經過
馬可·波羅回家住了三年,他的家鄉威尼斯與熱那亞兩個城市,因為商業沖突爆發了戰爭。波羅一家擁有一艘戰船——當時較富裕的商家都有這種戰船,用來保護他們的港灣和商船免受海盜與競爭對手的侵害。波羅家的戰船由木料制成,船幅較窄,每邊有漿一百多條,船員共計二百五十人,包括五十個持機械駑的兵士,兩個木匠,兩個鐵匠,兩個侍役,一個廚子,還有船長、軍校、舵工等。馬可·波羅是船上的榮譽司令,類似于顧問的角色,必要時與船長同負責任。波羅家的戰船理所當然地加入了威尼斯的兵船隊。在亞德里亞海面上,各色旗幟飄揚空中,廝保存于熱那亞市政廳的馬可·波羅畫像殺聲震徹云天。激戰結果,熱那亞人獲得勝利,馬可·波羅及其戰友七千多人都成了俘虜。依照當時的習慣,敗北的船上的旗幟被扯下丟入海中,而兵船則作為戰利品被熱那亞人拖回自已的海港。威尼斯兵船隊的司令不堪戰敗的屈辱,投海自殺,而馬可·波羅則被關進了熱那亞的監獄。
馬可·波羅的戰艦
毫無疑問,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曾企圖用贖金或其它某種形式,贖回這個俘虜。事實上,有些戰俘會因此而重獲自由,但這一次,熱那亞人不肯釋放馬可·波羅。
我們應該感激熱那亞人的這個決定。正因為此,馬可·波羅得以在獄中結識一位名叫魯思梯謙的比薩戰俘,最終導致《馬可·波羅游記》的誕生。魯思梯謙曾經寫過小說,并精通法語。為了熬過漫長的獄中歲月,馬可·波羅向這位難友講了許多他在東方的見聞,魯思梯謙將這些口述,用當時在歐洲流行的法蘭西語言記錄下來,寫在羊皮紙上,這就是現在《馬可·波羅游記》最初的本子,當時名為《東方見聞錄》,時值公元一二九八年。
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威尼斯與熱那亞簽訂了停戰協定,馬可·波羅也恢復自由,回到了他在威尼斯的“百萬宅”。
在后來的歲月里,馬可·波羅娶了一位名叫多拿達的女人作妻子,她為波羅生下三個女兒,她們的名字分別是蕃提拿、柏拉拉和摩勒達。當馬可·波羅繼續從事商業的時候,他仍舊享有旅行家的美稱,因為我們從巴黎圖書館的一個《馬可·波羅游記》的抄本中得知,在一三○七年,他曾將他的游記送了一部給一位法國貴族。這位貴族在書中注明該書自馬可·波羅處得來,“他是一個很有教養的人,性情高尚,曾游歷許多國家,他愿將自己親見親聞的事實,傳播于世界……”。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itgirlragdoll.com/shuku/63/1079.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63/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