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游記-后記
馬可波羅游記-后記:經過幾年的努力,《馬可·波羅游記》終于付梓出版了,這的確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蒙古以少數民族統一中國,并憑借自己輝煌的武功征服了歐亞大部分地區,世界史上還沒有第二個如此的帝國足以望其項背;而馬可·波羅作為第一個游歷中國及亞洲其它各國而又將其系統的介紹給西方和歐洲人,這也是毋庸置疑的。這兩個世界第一的碰撞而產生的《馬可·波羅游記》也因此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世界一大奇書”。此書不但是研究歷史者的燈塔,為人們對元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幅生動真實的社會經濟生活畫卷,同時也成為了一部地理學的重要指南,馬里諾莎努托的一三二○年版的世界地圖中就有許多資料取自《馬可·波羅游記》中,就連著名航海家哥倫布也從本書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啟示,冒險西行從而發現了美洲大陸。正因如此,《馬可·波羅游記》自成書以來,共被譯成了幾十種語言,出現了一百四十多個抄本。
盡管如此,《馬可·波羅游記》作為一本跨國性的歷史、地理著作,也引起了人們眾多的爭議。不少學者對書中的矛盾和可疑之處提出了種種置疑,其中最主要、最關鍵的就是“馬可·波羅是否真的到過中國”。
首先,有學者認為馬可·波羅的書中有許多值得懷疑和難解之處;各種版本分歧頗大;人名、地名難以對證,似乎都是從波斯語言翻譯而來;而且旅行路線往來重復,難以考證。
其次,馬可·波羅在書中對中國的描寫可謂“掛一漏萬”。如對最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產物——茶、漢字以及印刷術都沒有提到,婦女纏足、使用筷子也無一語論及;尤其是對舉世聞名的長城更是視而不見。這些都說明,這完全不是一個旅居中國十七年,而且自稱跑遍中國的人應有的見聞。
第三,《馬可·波羅游記》中很多地方充滿了可疑的統計資料;對蒙古皇族的家譜說得也是混淆不清,很不準確;對許多城市的描寫完全是公式化的,蒼白無力的語言,如居民是“偶像崇拜者”、“隸屬大汗”、“使用紙幣”等,把中國豐富多彩的景象變成了灰茫茫的一片。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itgirlragdoll.com/shuku/63/1073.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63/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