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地理-地理五訣之龍、穴、砂、水、向
我國先民堪輿風水理論總結為“地理五訣”(龍、穴、砂、水、向),是對人們居住環境的一種科學的高度概括。人們在追求與“地理五訣”達成和諧統一,實際上就是在追求與大自然在空間上達到和諧統一。
1.龍
“龍者何?山脈也。山脈何以龍為?蓋因龍妖嬌活潑,......而山脈亦然,......” (《周易陰陽宅》)。龍是指蜿蜒而至的山巒,通常為氣脈流貫的山體。到了平原,沒有山體的地方,也是有“龍”的。此時的“龍”已經轉入地下,是指地下的巖土層,地下巖土層也是有走向的。“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平地龍從高脈發,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既認星峰起,平地兩旁尋水勢。兩水夾處是真龍,枝葉周回中者是。”(《撼龍經》)。從地質構造來看,水往低處流,巖層的走向也一樣。我們的成語里也有“來龍去脈”的說法,可見,“龍”是有走向的,“氣”依附于“龍”,走向和“龍脈”一致。“龍”也分吉兇,吉龍為光肥圓潤、尖利秀美、勢雄力足、雄偉磅礴的山脈,這樣的龍稱為“真龍”,能夠迎氣生氣。兇龍為崩石破碎,歪斜臃腫、勢弱力寡、枝腳瘦小、樹木不生的山脈,這樣的龍稱為“老龍”、“死龍”,迎接到的氣也是不好的兇氣。我們通常都說“青山綠水”,“青”就是指山的綠化狀況。山上有大量的樹木就稱為“青山”,樹木能夠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如果山上沒有樹木,就會造成水土流失,“青山綠水”變成“窮山惡水”。山體出現沖溝、滑坡、崩塌等不利于建設的現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風水學認為,“龍”不能斷,“龍”斷則“氣”斷。以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龍”斷處其實就是指地震斷裂帶、地裂縫等不良的地質狀況,是不宜建造房屋的。進一步說,地下巖土層的結實與否,直接關系到地基承載力的情況?梢,所謂“龍”,就是指我們在建設中所提到的工程地質條件,風水學中對“龍”的研究其實就是現代科學中地質科學的一部分。
2. “穴”與“明堂”
“穴” 是“氣”隨著“龍”而來所聚集的點,“明堂”才是我們所選擇適合我們居住、生活、工作的地點,“古之地理家,以穴前之地名之曰‘明堂’”(《周易陰陽宅》)。它是指“穴”前靠山近水的平坦之處。而“穴”則往往成為城市中比較重要的地點,利于“氣”的集聚。“穴”與“明堂”的關系是“點”與“面”的關系。“穴”起到了一個“控制點”的作用,是明堂的前提。“明堂”的位置也符合西方學者所提出的“邊緣效應”。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說明山與水能夠提供給人類必要的生活、生產資料。近水,則有了生命的保障;近山,則提供給人類各種食物。不能離山太遠或離水太遠,這也是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道”的體現。上海浦東的陸家嘴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黃浦江從西南往東北方向流過,成為傳統風水學中的“玉帶水”模式,后建立起的眾高樓圍繞著一個中心綠地,這個中心綠地就可以認為是“明堂”的位置,從而形成一個典型的“聚氣”的模式。從城市經營的角度來看,它改善了小區域的環境,從而增加了其周圍土地的經濟價值。 “穴”與“明堂”的選擇其實是我們現代城市建設中的選址科學,需要從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
3 .砂
“砂者,穴之前后、左右山也。”(《周易陰陽宅》)“砂”是構成穴場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風水學中以中華傳統文化中代表四方的四神獸來命名穴場周圍的砂山: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左(東)青龍,右(西)白虎,并配以五行學說對砂山所構成的環境做出邏輯的分析判斷。風水學的原則是盡可能利用好的地形建設,對于一些不好的地形環境條件做出相應的改造。這里對地形的考慮就涉及到日照、氣候、土壤、風向等要素,與現代科學提倡的生態建筑的基本要求吻合。
黃帝陵之風水砂山意象四方宿名也。然則地理以前山為朱雀、后山為玄武、左山為青龍、右山為白虎,亦假借四方之宿以別四方之山,非謂山之形皆欲如其物也。”(《地理人子須知》)從圖6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典型的風水模式除了有靠山(鎮山)之外,左右兩側還應該有起護衛作用的山,使整個穴場成兜抱狀,來擋住“風”對氣場的破壞,達到更好的聚氣作用,讓人們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同時也能夠提供給人類一些維持生存的物質資料。(圖7為黃帝陵的風水砂山的意象,圖中的“四神獸”只是從形方面來說,并非是從方位的角度來說的。)
4 .水
“水者,龍之血脈。穴外之氣,龍非水送,無以明其來;穴非水界,無以明其止。” (《周易陰陽宅》)風水學認為,氣也是隨著水而走的,有水必有氣。在現實生活中,人對水的依賴也超出于對山的依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葬書》)故民間一些地區仍有“陰宅(墳墓)重山,陽宅(房屋)重水”的說法。水的走向,就是“氣”的走向。而“氣”又是和水的走向相同的。 “氣” 是貫通于水的,水的流動帶動“氣”的流動。而不同的水所聚到的“氣”所具有的性質也是不同的。水質清明,味覺甘甜為吉;水質濁暗,味覺苦澀為兇。水質的不同,即水中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時,水的性質表現也有所不同,水質良好的地區當地居民的身體素質等方面比其他地方的好,而有的地區人們患有地方病也與水質有關。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itgirlragdoll.com/kepu/renwen/15291.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renwen/1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