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概況
【大西洋概況】大西洋,位歐、非與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9336.3萬平方千米,約占海洋面積的25.4%, 約為太平洋面積的一半,為世界第二大洋。平均深度為3627米。最深處在波多黎各島北方的波多黎各海溝中,達9212米。
大西洋南接南極洲;北以挪威最北端-冰島-格陵蘭島南端-戴維斯海峽南邊-拉布拉多半島的伯韋爾港與北冰洋分界;西南以通過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經線同太平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線同印度 洋分界。大西洋的輪廓略呈S形。
根據大西洋的風向、洋流、氣溫等情況,通常將北緯5。作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陸 界比在南半球的陸界長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許多屬海和海灣。
重要的屬海和海灣是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羅的海、比斯開灣、幾內亞灣、哈得 孫灣、巴芬灣、圣勞倫斯灣、威德爾海、馬尾藻海等。
重要的島嶼和群島是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冰島、紐芬蘭島、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以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許多群島,格陵蘭島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
【自然環境】大西洋海底地形特點之一是大陸棚面積較大,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沿岸。超過2000米的深 域占80.2%,200—2000米之間的水域占11.1%,大陸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其二是洋底中 部有一條從冰島到布韋島,南北延伸約15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嶺,在赤道地區被狹窄分水鞍所切斷,一般距水面3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島嶼。整條海嶺蜿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與海嶺平行 伸展的東西兩個深水海盆。東海盆比西海盆淺,一般深度不超過6000米;西海盆較深,深海溝大都在西海盆內 。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嶺主體向東、向西還伸出許多橫的山脊支脈,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爾維斯海嶺( 鯨海嶺),伸向南美洲東海岸的里奧格蘭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嶺的南端布韋島以南為一片水深5000多米的地 區,稱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桑威奇海溝深達8428米,為南大西洋的最深點。中大西洋海嶺的北端則相反, 海底逐漸向上隆起,在格陵蘭島、冰島、法羅群島和設得蘭群島之間,海深不到600米。大西洋東部地區,特 別在北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有許多水下淺灘。
大西洋的氣候,南北差別較大,東西兩側亦有差異。氣溫年較差不大,赤道地區不到1℃,亞熱帶緯區為5℃ ,北緯和南緯60。地區為10℃,僅大洋西北部和極南部超過25℃。大西洋北部盛行東北信風,南部盛行東南信 風。溫帶緯區地處寒暖流交接的過渡地帶和西風帶,風力最大。在南北緯40一60度之間多暴風;在北半球的熱帶緯區5—10月常有颶風。大西洋地區的降水量,高緯區為500—1000毫米,中緯區大部分為1000—l500毫米,亞熱帶和熱帶緯區從東往西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區超過2000毫米。大西洋水面氣溫在赤道附近平均約為25—27℃,在南北緯30度之間東部比西部冷,在北緯30度以北則相反。在大西洋范圍內,南、北兩半球夏季浮冰可分別達南、北緯40度左右。
大西洋的洋流南北各成一個環流系統:北部環流為順時針方向運行,由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墨西 哥灣暖流、加那利寒流組成,其中墨西哥灣暖流延長為北大西洋暖流,遠入北冰洋;南部環流為反時針方向運 行,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風漂流和本格拉寒流組成。在兩大環流之間有赤道逆流,赤道逆流由西向東 至幾內亞灣,稱為幾內亞暖流。
【海洋資源】海洋資源豐富,西北部和東北部的紐芬蘭和北海地區為主要漁場,盛產鯡、鱈、沙丁魚、鯖、毛 鱗魚等,其它尚有牡蠣、貽貝、螯蝦、蟹類以及各種藻類等。海洋漁獲量約占世界的1/3—2/5左右。南極大附近產鯨、海豹和螯蝦,海獸捕獲量也很大。
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和地中海均蘊藏有豐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
【交通運輸】大西洋航運發達,東、西分別經蘇伊士運河及巴拿馬運河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輪全年均可通航,世界海港約有75%分布在這一海區。主要有歐洲和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線;歐洲、亞洲、大洋洲之間的遠東 航線;歐洲與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之間的中大西洋航線;歐洲與南美大西洋沿岸之間的南大西洋航線;從西歐 沿非洲大西洋岸到開普敦的航線。大西洋海底電纜總長20多萬千米。從愛爾蘭的瓦倫西亞島和從法國的布列塔 尼半島西北端開始通到加拿大紐芬蘭島的東南端,或一直通到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島北端的線路是大西洋海底電纜的主要干線。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itgirlragdoll.com/kepu/gaikuang/7855.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gaikuang/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