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一中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試卷
1.地球上產生晝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個球體
B.地球不停地自轉
C.太陽的東升西落
D.黃赤交角的存在
答案:B
解析:由于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同一時間太陽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使地球一半白晝,一半黑夜。因地球不停地自轉,故產生了晝夜交替。
2.關于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一緯度地區自轉線速度一樣
B.海拔相同,低緯度地區自轉線速度大于高緯度地區
C.同一經線地區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D.緯度相同,海拔高的地區自轉線速度小于海拔低的地區
答案:B
解析:影響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因素有緯度和海拔,主導因素是緯度,A、B兩項錯誤;在海拔相同的情況下,地球自轉線速度與緯度呈負相關,C項正確;在緯度相同的情況下,地球自轉線速度與海拔呈正相關,D項錯誤。
讀圖,回答3~4題。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根據第一幅圖所示緯度可知,圖中河流位于北半球,故②岸受河水沖刷嚴重,小島最終與該河①岸相連;根據第二幅圖所示緯度可知,圖中河流位于南半球,故③岸受河水沖刷嚴重,小島最終與該河④岸相連。
4.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適合建港口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以侵蝕為主,泥沙不易堆積,水深適合建港口。
冰楔作用是指在巖石裂縫內所含的冰融水經反復凍融,體積時脹時縮而造成巖層破碎的作用。下圖示意冰楔作用的過程。據此完成5~6題。
A.冰川侵蝕作用
B.流水搬運作用
C.風化作用
D.流水侵蝕作用
答案:C
解析:根據圖文材料,冰楔作用屬于物理風化作用。
6.下列地區中,圖示現象表現最顯著的是
A.青藏高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云貴高原
答案:A.
解析:冰楔作用是指在巖石裂縫內所含的冰融水經反復凍融,體積時脹時縮而造成巖石破碎的作用。晝夜溫差大,冰楔作用強,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日較差大,冰楔作用顯著。
地殼深處的斷層運動會引發地震,并造成巖層斷裂錯位。讀某地區巖層剖面示意圖,完成7~8題。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答案:A
解析:①巖層至少發生了3次斷裂,巖層斷裂會引起地震,故至少發生過3次地震,A項正確。
8.根據圖中斷層與巖層的關系,可以推斷
A.c斷層早于②巖層
B.b斷層早于④巖層
C.a斷層早于b斷層
D.c斷層早于b斷層
答案:D
解析:c斷層發生時只影響到①②巖層,說明c斷層發生時,③及其以上巖層還未形成;b斷層影響到①到④巖層,說明b斷層發生時,⑤巖層還未形成;a斷層影響所有巖層,說明斷層發生時,所有巖層都已形成,D項正確。
讀兩種地貌景觀圖,完成9~10題。
、偌追植荚诟珊、半干旱地區
、谝曳植荚跐駶、半濕潤地區
、奂字饕植荚诤恿鞴瓤诟浇
、芤抑饕植荚诤恿魅牒?诟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讀圖可知,甲為沖積扇,一般分布在河流谷口地區;乙為三角洲,一般分布在河流入?诘貐^。
10.與甲地區相比,乙地區
、俚貏萜教,汊流較少
、诓ɡ俗饔蔑@著
、弁寥婪饰,氣候濕潤
、芏嗌持、沙島發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甲為沖積扇,分布在山前;乙為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區。三角洲地區波浪作用明顯,且多沙洲、沙島發育,②④正確;三角洲地區汊流較多,①錯誤;三角洲和沖積扇土壤都肥沃,與氣候濕潤程度無關,排除③。
讀我國浙江某山地A、B、C三點的海拔和同一沉積巖層埋藏深度統計圖,完成11~12題。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背斜成谷
答案:D
解析:依據海拔可以判斷出A、B、C之間的地形是山谷;根據同一沉積巖層埋藏深度可以看出B處巖層相對向上拱起,A、B、C之間的地質構造是背斜。
12.A、B、C之間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流水侵蝕作用
B.風力侵蝕作用
C.風力堆積作用
D.流水溶蝕作用
答案:A
解析:浙江地處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沛,多低山丘陵,因此流水侵蝕作用強,風力作用弱;流水溶蝕作用主要發生在我國西南地區。
讀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示意圖,回答13~14題。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B
解析:讀圖可知,甲為赤道低壓帶,乙為信風帶。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14.丙、丁交替控制地區的氣候特征為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少雨
C.夏季溫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答案:D
解析:讀圖可知,丙為副熱帶高壓帶,丁為西風帶。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
下圖是某水庫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15~16題。
A.從1月到3月
B.從4月到9月
C.從1月到6月
D.從6月到12月
答案:B
解析:讀圖可知,3月之前,水庫水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庫儲水量逐漸增多。3月份水庫水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水庫儲水量達到最大。4~9月,水庫水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庫儲水量逐漸減少。9月之后,水庫水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庫儲水量逐漸增多。
16.若入庫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則該水庫可能所在地區及主要降水季節分別是
A.開普敦 夏季
B.地中海沿岸 冬季
C.亞洲東部 夏季
D.澳大利亞東南部 冬季
答案:B
解析:該水庫在北半球的冬半年蓄水量較大,且當地入庫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即北半球冬季降水豐富,該地可能為地中海沿岸。
A.地球是個球體
B.地球不停地自轉
C.太陽的東升西落
D.黃赤交角的存在
答案:B
解析:由于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同一時間太陽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使地球一半白晝,一半黑夜。因地球不停地自轉,故產生了晝夜交替。
2.關于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一緯度地區自轉線速度一樣
B.海拔相同,低緯度地區自轉線速度大于高緯度地區
C.同一經線地區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D.緯度相同,海拔高的地區自轉線速度小于海拔低的地區
答案:B
解析:影響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因素有緯度和海拔,主導因素是緯度,A、B兩項錯誤;在海拔相同的情況下,地球自轉線速度與緯度呈負相關,C項正確;在緯度相同的情況下,地球自轉線速度與海拔呈正相關,D項錯誤。
讀圖,回答3~4題。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根據第一幅圖所示緯度可知,圖中河流位于北半球,故②岸受河水沖刷嚴重,小島最終與該河①岸相連;根據第二幅圖所示緯度可知,圖中河流位于南半球,故③岸受河水沖刷嚴重,小島最終與該河④岸相連。
4.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適合建港口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以侵蝕為主,泥沙不易堆積,水深適合建港口。
冰楔作用是指在巖石裂縫內所含的冰融水經反復凍融,體積時脹時縮而造成巖層破碎的作用。下圖示意冰楔作用的過程。據此完成5~6題。
A.冰川侵蝕作用
B.流水搬運作用
C.風化作用
D.流水侵蝕作用
答案:C
解析:根據圖文材料,冰楔作用屬于物理風化作用。
6.下列地區中,圖示現象表現最顯著的是
A.青藏高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云貴高原
答案:A.
解析:冰楔作用是指在巖石裂縫內所含的冰融水經反復凍融,體積時脹時縮而造成巖石破碎的作用。晝夜溫差大,冰楔作用強,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日較差大,冰楔作用顯著。
地殼深處的斷層運動會引發地震,并造成巖層斷裂錯位。讀某地區巖層剖面示意圖,完成7~8題。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答案:A
解析:①巖層至少發生了3次斷裂,巖層斷裂會引起地震,故至少發生過3次地震,A項正確。
8.根據圖中斷層與巖層的關系,可以推斷
A.c斷層早于②巖層
B.b斷層早于④巖層
C.a斷層早于b斷層
D.c斷層早于b斷層
答案:D
解析:c斷層發生時只影響到①②巖層,說明c斷層發生時,③及其以上巖層還未形成;b斷層影響到①到④巖層,說明b斷層發生時,⑤巖層還未形成;a斷層影響所有巖層,說明斷層發生時,所有巖層都已形成,D項正確。
讀兩種地貌景觀圖,完成9~10題。
、偌追植荚诟珊、半干旱地區
、谝曳植荚跐駶、半濕潤地區
、奂字饕植荚诤恿鞴瓤诟浇
、芤抑饕植荚诤恿魅牒?诟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讀圖可知,甲為沖積扇,一般分布在河流谷口地區;乙為三角洲,一般分布在河流入?诘貐^。
10.與甲地區相比,乙地區
、俚貏萜教,汊流較少
、诓ɡ俗饔蔑@著
、弁寥婪饰,氣候濕潤
、芏嗌持、沙島發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甲為沖積扇,分布在山前;乙為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區。三角洲地區波浪作用明顯,且多沙洲、沙島發育,②④正確;三角洲地區汊流較多,①錯誤;三角洲和沖積扇土壤都肥沃,與氣候濕潤程度無關,排除③。
讀我國浙江某山地A、B、C三點的海拔和同一沉積巖層埋藏深度統計圖,完成11~12題。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背斜成谷
答案:D
解析:依據海拔可以判斷出A、B、C之間的地形是山谷;根據同一沉積巖層埋藏深度可以看出B處巖層相對向上拱起,A、B、C之間的地質構造是背斜。
12.A、B、C之間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流水侵蝕作用
B.風力侵蝕作用
C.風力堆積作用
D.流水溶蝕作用
答案:A
解析:浙江地處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沛,多低山丘陵,因此流水侵蝕作用強,風力作用弱;流水溶蝕作用主要發生在我國西南地區。
讀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示意圖,回答13~14題。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B
解析:讀圖可知,甲為赤道低壓帶,乙為信風帶。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14.丙、丁交替控制地區的氣候特征為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少雨
C.夏季溫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答案:D
解析:讀圖可知,丙為副熱帶高壓帶,丁為西風帶。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
下圖是某水庫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15~16題。
A.從1月到3月
B.從4月到9月
C.從1月到6月
D.從6月到12月
答案:B
解析:讀圖可知,3月之前,水庫水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庫儲水量逐漸增多。3月份水庫水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水庫儲水量達到最大。4~9月,水庫水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庫儲水量逐漸減少。9月之后,水庫水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庫儲水量逐漸增多。
16.若入庫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則該水庫可能所在地區及主要降水季節分別是
A.開普敦 夏季
B.地中海沿岸 冬季
C.亞洲東部 夏季
D.澳大利亞東南部 冬季
答案:B
解析:該水庫在北半球的冬半年蓄水量較大,且當地入庫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即北半球冬季降水豐富,該地可能為地中海沿岸。
本文標題:新建一中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試卷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itgirlragdoll.com/jiaoxue/jiexi/15383.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5383.html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itgirlragdoll.com/jiaoxue/jiexi/15383.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