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學生開展地理課外活動
一、指導地理課外活動的基本原則
地理課外活動,指的是在學生自愿的原則下,由地理指導教師組織起來的、在地理教學大綱以外的多種形式和多層次的地理科技活動。地理科技活動,當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和學生的觀察、調查研究(學),因此,也是一項以地理科技為主要內容的地理課外教學活動。既然我們是這樣來理解地理課外活動的性質的,那么,地理課外活動自然也應當遵循地理教育的基本原則。這就是:
充分注意地理學科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的原則;
密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原則;
注意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
注意探索性與量力性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地理課外活動能否取得較好的成果,并使地理課外
活動成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了指導教師本身要具有
淵博的專業知識、扎實的業務活動能力和良好的文化素養以外,能否按照地
理教育的科學規律去指導學生,是一個與業務能力同等重要的問題。這也是
地理教師與社會上的科技工作者在指導學生進行地理課外活動中的不同之
處,即:科技工作者往往較多的注意地理科技的方法與原理,重在教學生
“會”。而作為地理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科技活動時,則不僅應教會學生掌
握科學的方法與原理;還應有意識在“教育”上下功夫,使每一項地理課外
活動都盡可能達到兩個目的,既掌握最基本的科技方法,也貫徹了地理思想
教育。因此,地理課外活動應密切注意課內外相結合,使課內、課外形成一
個有機聯系的教學體系。
二、怎樣指導各種地理課外活動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學
科。其內容十分豐富,研究的領域又十分廣泛。中學階段的地理教育內容也
很豐富,在中學已經進行了區域地理和系統地理的教學,涉及的相關科學很
多,教材中又涉及豐富的地理思想教育因素。因此,中學地理課外活動涉及
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常常要涉及到天文、氣象、地質、地貌、水文、土壤
植被、環境學和人文地理等許多學科內容,各學科地理課外活動的原理和方
法也各有不同。這里,僅從地理教學法的角度,把各種地理課外活動歸納為
地理觀察、地理觀測、地理調查和編寫地理小論文等幾個類型。在按教學法
歸納的幾個課外活動類型由于涉及的科學內容不同,要求掌握的基本方法也
各異,這里,只能選擇一些最基本的活動內容,略作介紹。
(一)地理觀察
地理觀察,是對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感知活
動,任何無計劃、無目的的隨意瀏覽,不能算作地理觀察。也就是說,地理
觀察要通過觀察活動達到一定的教學和教育目的。
地理觀察活動,以在野外進行的觀察活動為主,如進行地質觀察,就要
認識一個地區的簡單地質構造和地層發育、并追溯這一地區地質歷史的演變
過程等。進行地貌觀察,就是認識各種不同類型地貌的形態特征并了解其成
因。形成地貌的基礎是地質條件,不管是分析地質構造、認識地層發育和地
質歷史還是認識地貌類型,都要首先認識一些最常見的礦物、巖石和古生物
化石,有了這個基本功,才能進一步去觀察地質和地貌,如果連最常見的花
崗巖和石灰巖都分不清,那么,其它就很難進行了。因此,地質、地貌觀察
的基本功應從認識常見礦物、巖石和古生物開始,進而去認識最基本的地質
構造和地貌類型,達到通過閱讀一個地區的各種地學資料和實地考察,對該
地區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使學生掌握應有的知識和初步的綜合分析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itgirlragdoll.com/jiaoxue/beike/15446.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1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