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評議地理課堂教學
一、分析評議對地理教學的重要意義
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期待著一大批高素質的建設人才,為國家培養一代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是教育戰線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地理課是中學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它擔負著培養學生認識祖國、熱愛祖國、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重任,同時地理課還擔負著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和環境觀的重任。公民的素質直接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因此,加強地理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提高地理教育質量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
對學生進行地理教育的主渠道是地理課堂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最經常、最主要的陣地;課堂是教師遵照教學大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教導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場所;也是學生獲取知識、增長才干、形成科學世界觀和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陣地。因此,提高地理教育質量的關鍵,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課堂教學是教書育人的基本形式,要為國家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必須緊緊抓住課堂教學質量這一根本性的問題,必須致力于教學改革的研究,以促使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開展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分析和評議,是促進地理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這種分析和評議是依靠集體力量研究,改進和提高教學水平的過程。在對一堂課進行分析和評議之前,評課者要鉆研本節課的教材及其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學生的實際,并深入研究教學方法,做到心中有數。聽課過程則是系統地收集教學信息的過程,在此基礎之上,評課者要對收集到的全部信息,用現代教學論的觀點加以分析和研究,得出這一節課的優點和缺點,與講課者充分交換意見,以發揚優點,找出缺點及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改進意見,進而對本節課作出評議,或作出評價。顯然,這項工作的進行,是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它對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是十分有益的。當前,教學改革的形勢喜人,很多教師都在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著教學改革的各種方案,如何區分優劣,揚長避短,探索出改革的正確路子,這就更需經常地開展對課堂教學的分析與評議。
在這里需特別強調的是:在“教”與“學”這對矛盾中,教師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地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分析和評議,其目的是不斷地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這是因為,在課堂上,教師作為教育者,他要與學生(受教育者)發生關系;要與教學內容(教材)和教學手段(直觀教具等)發生關系。教師的“教“決定著學生的發展方向,決定著學生學習水平所應達到的高度,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更是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一切,均說明了教師決定著課堂45分鐘的效益。由此看來,我們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四有”
人才,必須下大力氣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而經常性地開展對地理課
堂教學的分析和評議,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二、分析評議的主要項目和方法
對一節課加以分析和評議,首先要確立評議的主要項目,即從哪些方面去評議。同時,采用適宜的方法,方可達到預期的效果。評議項目的確立應體現當前教改的正確方向,即有利于引導和促進教學改革,這是評議的根本原則;此外,還應兼顧課堂教學這一有機整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教師、教材、學生等),并對各組成部分提出有利于整體發揮最大效益的不同要求;誠然,評議項目的確立必須首先注意其科學性。當前對地理課堂教學的評議項目有多種提法,但歸納起來,一般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本文擬就地理課堂教學的定性分析而論)
1.教學目的方面
(1)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學生實際所確定的傳授知識、培養智能、思想教育等教學目的的正確性。
(2)師生雙邊教學活動中體現教學目的的狀況。
2.知識教學方面
(1)對教材內容能否融匯貫通,是否理清知識結構、層次、要點;教材內容安排得當與否,教學思路是否清晰。
(2)抓住教材的關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水平;教師講解基礎知識,傳授基本技能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3)對教材的深度、廣度、難易度的掌握,設計的問題是否聯系實際并具有啟發性。
3.能力培養方面
(1)在全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地理觀察、地理想象和地理思維能力的層次。
(2)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地理的興趣、愛好和獨立吸取地理新知識的能力;對學生讀用地圖、繪制圖表等基本技能的訓練水平。
4.思想教育方面
(1 )對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的挖掘。
(2)將思想教育與地理教學自然、有機結合的狀況。
5.教學方法方面
(1)在全部教學活動中,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的結合情況,及啟發式教學的運用。
(2)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給各類學生以活動和自我表現機會的狀況。
(3)加強直觀教學,用課本、地圖圖片、模型、標本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合理性、充分性。
6.教學基本功方面
(1)教學語言是否科學、準確、形象、優美;以及板書、板圖、板畫的運用。
(2)教態親切、儀表端莊及組織應變能力的表現。
7. 教學效果方面
(1)45分鐘利用的充分、合理性;教學目的的完成情況。
(2)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否高漲,師生課堂信息交流量是否適度。
(3)或效果檢測題的正確性。
(二)分析評議的方法
1.做好聽課前的準備工作
在準備聽課之前,評課人應熟悉本節課的講授內容及其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還應認真研究教師已編寫好的教案,了解其教學目的,教學過程安排,教學方法設計,要使用的直觀教具以及學生的水平等情況。
2.聽課時認真觀察、分析,并做好聽課記錄
聽課的主要形式是觀察,聽課人要做到邊看、邊想、邊記,要注意按教學過程順序記錄,從客觀事實記起,并夾敘聽課者的分析、體會,或按分析評議的七個主要項目,作重點記錄和分析。
3.做好聽課后的分析、研究工作
聽課以后,要根據個人的記錄,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概括,總結出授課者的主要優點、缺點,研究產生缺點的原因,并提出今后改進意見。
4.參加評議會并積極發言
聽課人在認真準備的前提下,應積極發言,本著一分為二的觀點與人為善的態度,對本節課的教學發表個人見解,評議會上還要與授課人和其他評課者充分交流、研討。一般評議會的程序為:講課人自我分析,聽課人評議,主持人總結等。會議時間為.. 1 —2課時。
當前,隨著我國教改形勢的深入發展,不少地區和學校已開始對課堂教學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估方法。即根據各評估項目的輕重,計算各項指標的實際得分,并算出總分,通過綜合評估的方法對該節課作出價值判斷(一般分優、良、中、差四個等級)。此種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估方法在我國開始起步,尚在摸索,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北京師院提出的“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估主要指標”,可供大家參考(見附表)。
附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估主要指標
序號評估項目評估要點滿分..
1教學目的(1)教學大綱要求的體現
(2)與學生實際情況的結合10分..
2知識教學(1)知識內容的安排及處理
(2)知識教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30分..
3能力培養(1)地理觀察、想象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 2)讀圖、填圖和用圖技能訓練要求的落實10分..
4思想教育(1)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的發掘
(2)思想教育觀點的正確性10分..
5教學方法(1)思維認知方法的啟發性
。2)課本、地圖等直觀教具的應用20分..
6教學基本功(1)教學語言、板書、板圖和板畫的應用
。2)教態和應變能力的表現10分..
7教學效果(1)教學目的的實現和學生學習積極性
。2)課堂提問、練習和課后檢測的反饋效果10分總評成績100分
注:總評成績90—100分評優,75—89分評良,60—74分評中,60分以下評差。
三、分析評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分析評議不應是單方面的,即不能只講優點,也不能只講缺點,應該力求全面。要知道,就是最差的教師,也會有其好的一面。當然,指出缺點,并挖掘出產生缺點的原因是極其重要的?傊,注意一分為二,評課的目的是要鼓勵教師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去,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二,評課項目包括各個方面,而它們有時在一節課的教學中,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來,即有的項目在一課時的教學活動中,不能充分體現,這需根據教材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求全責備。
第三,分析評議中,要注意發現授課教師的教學特色,對于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并且有創見性的教師,應充分肯定,予以鼓勵和表彰。
第四,對不同的講課人采用不同的評議要求。如對年輕的新教師要以鼓勵為主,首先肯定他的優點和長處,然后分析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最后要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對有經驗的老教師要嚴格要求,在肯定他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要從地理教育理論和教學改革的高度去分析其不足之處,使他能更上一層樓。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itgirlragdoll.com/jiaoxue/beike/15443.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15443.html